
在看『破解希特勒』該書之際,我習慣從書序開始閱讀。雖說我早先便已得知該位作者的盛名,卻對他的認識只是了了無幾。 從序中得知原來該名作者是如此富有傳奇色彩的人,在這邊我便引用序中幾段話來介紹。
哈夫納原名萊蒙德‧普雷策,來自一個略帶保守色彩的自由派家庭。他的父親是一個文學熱愛者及普魯士教育部的高級官員,也因此使得他從小接受良好的古典和現代文學教育,進而培養出第一流的文筆。 哈夫納本身就是法學博士,能夠像法官判案一般以精準的文字來闡明跟分析事實。坦白說,以他的才學和背景,原本可在德國政界大展鴻圖啊。可是當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各級法院實習之際,希特勒老大突然出任總理。哈夫納從此無意於仕途而轉向新聞界發展(看到這邊各位朋友要知道一件事情,當時德國的局勢情況擔任新聞界的工作可是要有相當的勇氣的。),然而他於1938年拋下一切與猶太裔的未婚妻移居英國。 哈夫納先生的文筆為何如此受人矚目? 其中的關鍵在於他能夠以客觀的態度、超越常人的分析能力和「德語地區幾乎無人可出其右」的文字,扮演了傑出的仲介者角色。書序中以一個他的事蹟作為其傳奇的佐證:德國於二戰後損失了四分之一的領土,而當時的西德成立之初是由右派保守人士當政。當時的西德地圖畫出的國界卻是1938年以前的國界,失土則以虛線標示。(這讓我想到咱們以前偉大的中華民國政府國界地圖竟然還有蒙古..始終不承認已成了一隻老母雞的事實;謎之聲:釣魚台呢?) 然而勇敢的哈夫納大哥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,一再於政論文章表示:冤冤相報何時了? (看到這,各位朋友會問:為何哈夫納這麼說? 其實當時歐洲各國仍對戰敗的德國感到相當恐懼的,尤其西德特將失土以虛線標示出,這豈不是昭告天下:『老子有天一定要給你拿回來!!』嗎? 也因此哈夫納才說:冤冤相報何時了?)他的極力鼓吹,間接影響到60年代末期的『社會民主黨』政府的東方政策,促成西德與東歐鄰國和解,並承認宣佈放棄一切失土。 從此德國不再是令歐洲人擔憂的對象(我看還是怕得要死吧XD),這不能不歸功於哈夫納的深謀遠慮和前瞻性。
哈夫納大哥最令人津津樂道的特點,就是有辦法以敏銳目光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,然後以優美簡潔的文字進行深入的分析,用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人物或事件的全貌。 如同本書序言所說的:「他天賦異稟,有辦法將論點極度尖銳化,以石破天驚的方式,把眾人原習以為常的事物改弦更張呈現出來,藉此發人深省。」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